蝙蝠透視鏡:即時監控系統
The Real-time Monitoring System for Asian Parti-colored Bats Ecology

  霜毛蝙蝠推廣活動自2018年6月開始進行,我們透過架設霜毛蝙蝠即時監控系統、舉辦蝙蝠生態保育工作坊,進行長態性的蝙蝠觀測與計量(數蝙蝠bat counting)來記錄該物種每年數量的消長,以蝙蝠為學伴的概念來推動霜毛蝠與在地社區共存共榮的生態保育教育工作。 透過實踐 SDG15 保育陸域生態、SDG11 永續城鄉、SDG17 多元夥伴關係、 SDG4 優質教育等四項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推廣與雞和蝙蝠(非人物種Non-human co-learning partners)作為共學夥伴,一起展開「永續都市新生活」。

Since 2018 at the site of the former Sixth Fuel Factory, the NYCU team has constructed a real-time monitoring system for Asian parti-colored bats, hold workshops on bat ecology conservation, and perform long-term bat observation and counting to record the annual population of this species, so as to promote the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education for the coexistence and co-prosperity between the bats and the local community. Working toward SDG 15 Life on Land, SDG 11 Sustainable Cities and Communities, SDG 17 Partnerships for the Goals, and SDG 4 Quality Education, this project promotes a “new sustainable urban lifestyle” with bats as non-human learning partners.


  大煙囪的世界級鄰居:霜毛蝙蝠,因毛皮末端有霜雪般的白色聞名,目前台灣被發現為霜毛蝠世界分布棲地的最南界,而其中僅新竹地區發現穩定的霜毛蝠生殖群集,稀有度與台灣黑熊、石虎同樣等級,是非常獨特且珍貴的物種。推測在廠房停止運作後即進入大煙囪縫隙棲息,4~50年來陪伴眷村成長。未來大煙囪規劃也兼顧蝙蝠,預期加入蝙蝠屋、蝙蝠磚、蝙蝠季降低活動音量等措施,讓霜毛蝠在大煙囪生生不息。

陽明交大六燃團隊也將針對霜毛蝠的保育與監控工作,繼續定期地與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和台灣蝙蝠學會密切溝通合作,就霜毛蝠的保育現況、數目、棲地等議題進行討論。也會特別注意在目前正值全球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流行之際,社區民眾對附近的霜毛蝠不會有過度的反應或恐懼,需透過社區教育等相關活動,清楚地讓民眾知道,新型肺炎與台灣在地的蝙蝠或霜毛蝠並無直接關聯。據台灣蝙蝠學會觀察,2020年7月大煙囪及周邊社區最多霜毛蝠數量僅715隻,其中又以居住在社區鐵皮屋佔多數,不同於過去十年前住在大煙囪為主的情形。十年間霜毛蝠總數量逐年下降,特生中心將其列入為國家瀕危等級(Nationally Endangered)物種。大煙囪下的家2020年夏天陸續接獲周邊民眾送來誤入民宅的蝙蝠,顯示蝙蝠棲所建置與蝙蝠環境教育的重要性,盼未來大煙囪廠房能提供更多蝙蝠棲所,讓新竹獨有的霜毛蝠繼續生生不息。

第一期的保溫計畫執行期間,2019年陽明交大團隊與台灣蝙蝠學會專家合作下,於大煙囪內建置「蝙蝠生態監控系統」,2020年初將攝影設備升級為光學攝影高解析鏡頭,便於提供台灣蝙蝠學會專家研究觀察,台大生物碩士生更利用監控系統內環境資訊作為論文研究,顯著提升台灣對於該物種的相關研究與教育推廣之功效。團隊也連續兩年利用此系統成功紀錄霜毛蝠媽媽們生下寶寶的日子,達到降低人為干擾瀕危生物棲息地又能有效觀察的功能。第二期計畫執行期間,團隊將持續維護系統,並考慮未來提供一般民眾線上觀察,透過數位平台將資料顯示在網頁上,提供市民隨時閱覽煙囪內的狀態,配合相關生物知識圖說,讓民眾一起守護霜毛蝙蝠的生態保存,延續保溫基地生生不息的精神。